疫情面前我们如何应对焦虑 避免信息过载 减少心理压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06日

  疫情面前我们如何应对焦虑

  避免信息过载 减少心理压力

  ——访铁岭市心理咨询师张东斌

   “随着疫情的发展,城市村庄被封锁排查,公共交通停运,群体活动被禁止,餐饮娱乐全部暂停……在家频繁刷抖音、微博、朋友圈后,有些人产生了胸闷、头晕、心脏难受、失眠、做噩梦等症状,甚至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可能是由于信息过载,而出现了替代性创伤反应。”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辽宁省优秀心理工作者张东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东斌解释说,替代性创伤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当我们在目击他人所经历的灾难时,因为共情,而间接导致自己的身心出现困扰,甚至有可能产生精神崩溃的现象。产生此类状况的人往往内心敏感、善良天真,经常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悲戚同情。如果你已经出现心理或生理的不适,请立刻放下手机,停止刷知乎、微博、微信、抖音等,远离灾难信息,做点轻松愉快的事情缓缓。张东斌表示,允许接纳焦虑情绪,要理解和接纳自己这样的状态,告诉自己这是面对不正常情境的正常的反应。保持生活规律,在必要的防护下进行规律的睡眠、进食、运动、娱乐,包括做家务,这些都不能缺少。可以与亲友相互支持,倾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如果家人也处于担忧之中,当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并发现是同样的心情时,也会带来释然。利用兴趣爱好让自己平静和愉悦,适度获取信息,建议每天接收疫情有关信息的时间尽量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可以利用网络找到一些冥想、轻音乐、正念训练的音频,缓解焦虑。尝试既往经验,想想你以前遭遇困境时,曾做了哪些事情帮自己度过难关,比如听音乐、阅读、画画、冥想、厨艺、运动,或者是一些想法和信念。可以进行自我安慰激励,写下宽慰或激励自己的句子,放在随时可以拿到的地方或存在手机里,时不时朗读或默念。减少酒精和咖啡的摄入。张东斌还建议,还可以通过呼吸调节、感官调节、行动调节、认知调节、感恩和寻求专业帮助缓解焦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