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调兵山防疫不误农时,农业生产有序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8日

  就剩下这些小白菜,其他的小菜全都卖完了。暖棚里栽的是黄瓜和青菜,一天有忙不完的零活儿。”2月27日,在调兵山市兀术街街道施荒地村,大棚种植户冯高峰高兴地说,“眼下,去城里的路都畅通了,农资商店基本也都正常营业了,今年的农时一点儿也没耽误。”
  村民45岁的冯高峰种植棚菜已有20多年,在正月里卖小菜成为多年的惯例。虽说今年遇上新冠肺炎疫情,但他家小菜的销量和收入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我家的小菜都供给了双燕卖场,价格同往年差不多,光是卖小菜就收入了1万多元。”冯高峰说。
  一直以来,施荒地村的多数棚菜种植户都与当地的蔬菜经销市场、大型超市保持供求联系,疫情防控期间,他们主动将蔬菜平价或低价卖给大型超市或批发商,为市区的“菜篮子”提供保障。
  在施荒地村,像冯高峰这样的本地或外地菜农有500余户,疫情防控期间,村“两委”一边入户做好疫情防控排查工作,一边帮助菜农打开蔬菜销路,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引导大棚户适时开展蔬菜种植,实现防疫不误农时,农业生产有序。
  村民邓刚和刘铁杰两口子这阵子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家有两栋暖棚和一栋冷棚,总面积近1700平方米,如今两栋暖棚里一栋栽的是黄瓜,另一栋栽的是西红柿,眼下,黄瓜秧和西红柿秧长势良好,年后栽的西红柿秧现在足有一尺多高。“黄瓜是这两天新栽的,西红柿是大年初三栽的,今年虽然遇到了疫情,但是没有耽误农时。”见到邓刚时,他正在暖棚里浇水,妻子刘铁杰在一旁除草。
  邓刚告诉记者,3栋大棚一年收入5万多元,往常这3栋大棚都由他自己管理,妻子则在当地的一家饭店当服务员,一年也能收入3万多元,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现在,饭店还没有正常开业,媳妇就在家里帮我干一些不累的零活。”邓刚笑着说,“都说这次疫情增进了夫妻感情,俺们‘宅’在家里干农活,也算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