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调兵山一中杨老师坚守疫情防控的“心理防线”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6日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很多奋斗在一线的调兵山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舍小家为大家,用个人小爱铸就社会大爱,涌现了一大批好人事迹。为大力弘扬抗击疫情中显现出身边好人先进事迹的奉献精神!
  在新型冠状病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这样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倾尽自己的学识,用自己的智慧、耐心、决心与恒心默默奉献。她就调兵山市第一初级中学杨秀艳老师。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杨秀艳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人民教师,国难当头,必尽己能”。
  1、师者仁心,关爱学生
  面对疫情引起的人群不适,杨秀艳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的孩子们还好吗?学生们会因此害怕、担心、焦虑吗?”为此,杨秀艳老师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组织自己班的孩子,家长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组织网络教学,复习旧知识点,给尖子生拔高等;组织家长参与抗疫活动中来,其中有的家长向总医院捐献口罩300个,有的在卡点连续工作俩个晚上。
  在学校的支持下,杨秀艳老师积极发挥心理学专业学科优势,紧急组建师生心理互助团队。利用微信群等网络平台,通过每日健康小贴士、问卷调查、互助交流等方式帮助疫情中的同学们调适心理、共抗危机;杨秀艳老师鼓励同学们录制了“共克时艰,武汉加油”的小视频,向大家传播疫情心理防护小知识,为孩子们抗疫加油;
  杨秀艳老师在短时间内及时掌握学生目前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心理援助需求,排查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目前本班学生及家长都很安全,且安心愉快地享受假期!
  2、不忘重担,服务社会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能为社会公众做些什么?”这是杨秀艳老师在疫情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由于此次疫情的影响,社会公众、学生群体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恐慌、烦躁等不良心态,为此调兵山市人民政府,妇联联合倡导,号召心理学专业人士参与心理援助。
  杨秀艳老师听说此事后,义不容辞第一时间加入了调兵山疫情心理援助团队,为调兵山市的社会公众义务提供温暖知心的心理救助。
  2月7日,正月十四,前往调兵山市疫情医学观察点,为被隔离的人士做心理疏导,当天为22人服务,取得良好效果,截至今日,依然和他们中的几位有联系!
  对待热线援助工作,杨秀艳老师每天起床后首先必做三件事:一是了解当天疫情的发展动态;二是查看心理热线援助的值班安排,了解当天要接待求助者的基本信息;三是根据求助者的预留信息提前研判接线的方式方法。“‘好战士不打无准备之仗’,提前做好对当事人的了解和分析,不仅是咨询策略上的准备,同时也是对心理援助工作的一份尊重和责任!”杨秀艳老师始终这样认为。
  3、积极履责专业耐心
  2月23日下午,一位求助的调兵山籍武汉大学生带着焦虑和惆怅的语气在热线中向杨老师诉说“现在整天闷在家里实在是不好过,想学习但又拿不起课本;看电视、玩手机吧,好怕自己视力一落千丈;整天无所事事,精神颓废,我父母最近开始上班了,好担心他们在外面感染病毒,老师,你说这样的日子咋过?啥时是个头啊?”
  电话这端,杨秀艳老师一边用“此刻我能充分理解您这样的体会”、“好,请继续说说看”等温暖共情的方式“拥抱”该同学的感受,鼓励他充分表达情绪情感,一边迅速用纸笔做好当事人求助信息的关键点。
  伴随着杨老师对求助者种种倾诉的共处和理解,该同学的语气节奏已经由一开始雨点式的着急逐渐变得平稳下来,诉说中开始出现停顿疑问的间隙期,杨老师及时抓住这样的危机干预关键期,但她并没有对这位武汉回来的大学生进行说教式的咨询,而是用通俗幽默的话语询问该同学:“想想看,平时最让我们担心焦虑的是已经发生的事儿还是未来不可预测的事儿?”
  面对当事人这样由突发疫情引起的暂时心理应激反应,杨老师始终坚持人本主义接纳的态度和对当事人的鼓励支持,她相信当事人是自身问题的最佳解决者,咨询师所要做的就是在热线这端减轻求助者的负面情绪,用积极思维为求助者搭建一个重审自身问题的参考框架,伴随求助者走出疫情带来的心理阴霾,拨云见日、重见阳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