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眼下,春耕春播在即,4月10日,在铁岭调兵山市晓明镇万家房村村委会的大院里是一派繁忙的生产作业场景,只见10多位老乡正在为种薯切块,一旁装好袋的种薯摞起足有1米多高。村主任庄海涛告诉记者,再过一两天,村里便开犁播种和露地覆膜。
在作业现场记者看到,老乡们分工明确,切块、喷药、装袋,大家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现在的农业种植都讲究科学,种薯切块后先进行喷药,然后撒上滑石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种薯粘合而发生感染。”庄海涛介绍说,不仅如此,老乡们切块用的刀片每隔半个小时还要消一次毒。
疫情防控期间,万家房村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过多方考察,村“两委”商议后决定,今年村里的80亩机动地改种土豆,并实施露地覆膜技术,试验成功后,明年将引导村民进行大规模合理化种植。3月份,村里从辽南购进希森6号种薯1.5万公斤,经过前期一周时间的“催芽”,目前已经到了下地开犁播种的阶段。
谈到露地覆膜土豆的产量和收益,庄海涛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优质土豆亩产量可达到4000公斤以上,每公斤按1元钱计算,可收入4000元,去掉成本2400元,每亩地纯收入在1500元到1600元之间,同传统玉米种植相比,粗略计算每亩可增收1000元左右。“7月中旬土豆成熟上市,采收后,下茬还能种植萝卜、大白菜等露地秋菜,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庄海涛说。
这两天,10余位村民争相来到村里打工,除了每天固定收入75元的工钱外,她们还认真学习土豆的新式种植技术。“我家有20多亩地,几乎年年都种玉米。今年村里试验种植土豆,我们看看效益怎么样,如果比玉米收入多,来年我们也种土豆。” 60岁的村民林爱军说。(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