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2024-2025学年度

来源:调兵山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04-15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发展,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

  二、工作目标

  1.教师发展:提高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掌握探究式教学、跨学科融合等教学方法。

  2.课堂优化: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注重实验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3.资源共享:构建校本科学资源库,开发特色课程与活动案例。

  4.成果推广:形成可推广的教研成果,提升学科影响力。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理论学习与课标研读

  -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解读科学核心素养内涵。

  -邀请专家讲座,更新教学理念(如项目式学习等)。

  1. 集体备课与资源共享

  -按年级分组备课,重点设计实验探究环节与分层作业。

  -建立共享平台,上传优秀教案、课件、微课视频等资源。

  3.课堂教学研讨

  -开展“主题式”观课议课活动(如“如何有效组织实验教学”)。

  -组织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落实评课反馈机制。

  4.课题研究与问题解决

  -围绕教学难点申报校级/区级课题(如“低成本实验开发”“科学阅读策略”)。

  -定期开展“教学问题诊断会”,针对学生科学思维薄弱点制定改进策略。

  5.学生活动开发

  -设计科技节、家庭实验室、科学小论文比赛等特色活动。

  -组建科学社团(如机器人、自然观察小组),培养科学兴趣。

  四、实施步骤

  1.学期初计划制定

  -教研组长拟定学期计划,明确教研主题、时间安排及分工。

  -教师提交个人成长计划,包含理论学习、公开课、课题研究等内容。

  2.常态化教研活动

  -每周教研日:固定时间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或经验分享。

  -每月主题月:如“实验教学月”“跨学科融合月”,聚焦专项突破。

  3.阶段性成果总结

  -期中/期末组织教研成果汇报,评选优秀教案、实验创新案例。

  -撰写教研总结报告,提炼经验并规划下一阶段重点。

  五、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

  -制定教研组考勤、成果奖励制度,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建立“师徒结对”机制,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2.资源保障

  -配备充足实验器材,设立科学探究角或创客空间。

  -争取校外资源支持(如科技馆、高校实验室合作)。

  3.监督与反馈

  -教务处定期检查教研活动记录,跟进问题整改。

  -通过学生问卷、课堂观察表评估教研实效。

  六、预期成果

  1.形成3-5个校本化科学教学案例集。

  2.教师发表或获奖教学论文、教学设计≥2/年。

  3.学生在区级以上科技竞赛中获奖率提升20%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