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第九小学教育工作三年规划 (2023-2025)

来源:调兵山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04-15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以规范办学为抓手,走内涵发展道路,实施学校品质提升工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落实好“依法治校,教育立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学校管理方略,创建现代特色学校。

  二、教育目标

  (一)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树立师德典型,师德全部达标。

  (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礼仪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达到“五优生”标准。

  (四)做好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以安全预防工作为责任底线,以营造安全有序的育人环境为目标,不断加大安全工作力度,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关注细节,突出预防,强化问责,保障师生安全。

  (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育系列活动,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突出教育首位,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让教育工作成为绝大多数教师想做的抢手工作,切实保障教育实效。

  (六)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构建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初步形成依法治校的教育氛围,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九小教师的整体形象,。

  (八)落实“双减”工作,完善学校课程建设,加强课程的管理和实施。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保证正常教学秩序

  (九)做好“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的落实,做到减负不减质。

  三、具体工作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解决学校的热点、难点问题。

  1、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师德、师风、师能问题:一是狠抓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决违规补课,收受节礼,体罚和变相体罚等师德问题。二是通过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教环境,解决教师倦怠等师风问题。三是通过强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训,督促“全员、全程、全领域”有效地校本教研,解决部分教师的能力不强,学研教研不到位等师能问题。

  2、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形势,着力解决教师队伍管理问题:

  一是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完善教师考核办法,及教师职称评定办法,评先选优办法,有效化解评价中的各种矛盾。

  二是完善对教师的常规行政管理和教研常态管理,切实解决向管理要质量的问题。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肃查处教师违规违化行为,大力弘扬廉政执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净化校园生态环境。

  (二)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工作总抓手,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4、认真学习领会《中小学教育工作指南》,做好《学校教育工作方案》,切实提升教育工作实效,着力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5、加强师德队伍建设,树立全员师德意识,突出抓好班主任队伍梯队建设,鼓励所有教职工参与师德管理,科学评价师德工作,在班主任考评、师德干事考评、值周值岗考评中,注重因地制宜,减少主观臆断,强调育人,弱化管制。

  6、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核心价值观,结合“三五”教育的内容,开发各类教育课程,以课程为依托,让教育工作落小、落地、落实:整体设计升旗讲话内容,用三年时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每个孩子的脑海,并做成作品出版;整体设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用三年时间把新时代小学生该有的修身内涵变成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礼仪行为,并做成教材使用。整体设计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用三年时间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整体设计教育社会化实践活动,用三年时间建成学校特色教育实践活动示范式。如传统节日教育、研学旅行、乡村手拉手等。

  7、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预案。精心筹划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预案,做到班级、年部、学校三级管理,谁的责任谁承担。

  8、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认真开展各个年部的达标竞赛活动,教育处细化后各个年部开展竞赛达标。

  9、有效开展制度化的教育系列活动。教育必须通过系列化的活动才能达成稳定的教育目标:

  10开展“先进文化进校园”活动,健全育人体系。

  先进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通过先进文化进校园活动,实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情操的陶冶,个人修养的提高。

  11、创新教育管理机制,通过年部间教育工作的甄别,激发师生正能量,让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亮点。

  12、强化班主任和教育管理者的培训,分期分批走出去,提升育人能力。

  13、教育重点创新的工作有五项:教育工作整体设计方案、预防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文化创建、家庭合作指导教育。

  (三)以安全预防为责任底线,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14、突出规则意识,强化安全为首认识,创新安全预防机制,让安全文化进校园、安全意识渗透进师生的血液,让守规矩成为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15、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教育干部、班主任教师的作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杜绝各种不良事件发生,建设好心理咨询教室。

  16、重视家校合作教育。抓好家校联动教育,营造安全有序的育人环境,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17、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做好学生疏散演习训练,提升学生安全应急能力。

  18、建立预警机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预警预案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预案。

  (四)聚焦核心素养。

  19、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个教研组应该分解核心素养的项目要求,把每个学科、每堂课作为提升核心素养的载体。

  20、提升四种关键能力。培养学生认知、合作、创新、职业能力,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应该特别重视。应适时开展科创教育,参与机器人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1、重视科研工作,以科研带教研。鼓励教师进行专项小课题研究;跟踪“十四五”国家级教育科研子课题的课题研究实施。

  (五)以学生发展为己任,全面提升体卫艺工作质量。

  22、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严格执行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确保开齐、开足体育课时,开展小型多样竞技比赛。

  23、建设好医务室和心理咨询室,确保师生身心健康。

  一是建好师生健康档案(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告知特殊体质学生的注意事项。

  二是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做好各类应急准备。

  三是关心师生心理健康,做好心理疏导,防止极端事件发生。

  (六)认真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工委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认真开展家长学校工作,定期召开家长学校工作专题会议,健全家长学校制度,制定每学年家长学校授课计划,每学期授课不少于2次,认真落实教师培训、教材征订工作,认真做好优秀家长评选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