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铁岭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调兵山市全面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累计动用清运车辆7300台次,清理垃圾、残土4.6万立方米,植树4万株,涌现出兴隆屯、锁龙沟、腰堡、宋荒地等一批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一军省长调研时对我市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给予肯定,专门安排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深入我市调研相关情况,并形成专报。调兵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效果显著。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门拿出150万元作为34个村的奖补资金,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督查考核办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督查考核奖金分配方案》等一系列措施。
充分宣传发动,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奠定扎实基础。在校园,加强对学生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日常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在农村,利用大喇叭、宣传车、宣传栏、发放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相关内容。在群众中,采取召开动员会、交心谈心会等方式,面对面宣传动员。
发挥包扶作用,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市直部门包村是我市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我市的宋荒地村,曾经是一个后进村。市委副书记张波将其确定为联系点,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该村开展党性锻炼周活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帮助研究解决。协调环保、城建、农业、卫生等部门,帮助村里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该村环境面貌,实现了后进变先进。
突出以城带乡,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无缝对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一直是我市环境卫生管理的一个盲点。对此,我们将2个街道所辖6个村的生活垃圾,全部纳入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范围,由环卫部门按照城区作业标准进行清扫保洁,彻底解决了6个村生活垃圾排放问题。
强化跟踪督查,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责任落实。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深入各镇街,逐个村检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采取不定路线、随机抽查的方式,直奔村屯,直接通报问题,确保环境卫生整治不留死角。市广播电视台设立了“曝光台”,通过媒体监督,进一步传导责任压力、倒逼责任落实。
下一步,调兵山将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在巩固垃圾分类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努力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