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山市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Diaobingshan Municipality

政府信息公开

2021年调兵山市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来源: 时间:2021-12-31

  一年来,调兵山市教育系统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不断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公平,全市教育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落实“双减”工作
  1.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下,各部门积极行动、推进“双减”工作有序开展。第一时间开展宣传活动,在电视台开办“‘双减’我们在行动”专栏,进行明察暗访。50家学科类培训机构按规定时间上课,32个“黑机构”全部取缔。二是开展违规广告专项治理活动。教育局、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中心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3次,教育局利用三个周末深入小区清理违规广告11个,投入经费近1万元。三是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教育局分成三个小组建立“日检查、周公示、月总结”制度,不定期进行常态化检查,确保校外培训机构按规定进行授课。四是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机构。行政编制2个,编办已发文件,2人已经到位。设立教育综合行政执法队,事业编制30个,截止目前报名15人,9月10日已经参加执法证考试。五是坚持从严审批,提高机构质量。我市已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根据铁岭市工作要求,我市全面部署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实施“营转非”工作。
  2.校内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工作
  一是减轻作业负担和“五项管理相结合”。教育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制定“五项管理”细则,并专门就学生作业管理制定实施方案。二是行政主导,教研推动。9月份,教育局责成教师进修依据铁岭市教师进修学院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下发《调兵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中小学作业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三是严格执行课程标准。2021年8月,依据省、市文件精神,制定《调兵山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新学期各学校按文件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作息时间和课程表,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和学生班团队会纳入中小学课时中,将学生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作为学校作息时间必须安排的内容。严格实施“零起点”教学,特别监督检查各学段起始年级的落实情况。四是精心部署,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2021年秋季开学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做到课后服务全覆盖。课后服务做到每周5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还可提供延时托管服务。目前全局19所中小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本学期中小学共有学生11275人,参与课后服务的人数为11054人,参与率为98%。在寒暑假、休息日探索开展托管服务,创新课后服务模式。由调兵山市实践学校牵头,各中小学配合,实践学校在假期和“十一”期间面对全市中小学生开设托管班,据统计,目前有学生367人,教师志愿者36名参与托管服务。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同,素质教育的托管服务得到了省和铁岭市领导的认可,《中国教师报》刊载了我市假期托管服务的好做法!
  在上级组织领导和各学校积极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第三小学被评为“辽宁省文明校园”、第九小学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核心基地”、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
  (二)聚焦均衡优质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发展
  1.积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阳光分班工作圆满完成。8月25日至29日,依据公开、均衡、全面的原则,在市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新闻媒体及家长的共同监督下,全市19所中小学初始年级的2561人全部实行“阳光分班”,分为76个教学班。其中,小学新一年1283人,分37个班;初中七年级1278人,分39个班。自此,学生真正享有平等择班机会,同时也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家长对公平、公正、公开的分班过程非常满意。二是大力发展集团化办学。为了更好的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我市成立十个集团化学校,由优质学校牵头,组织成员学校,共同建立集团教学、教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师发展机制,调兵山集团化办学率达到100%。
  2.积极扶持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对普惠性幼儿园的生均经费和贫困幼儿资金做到及时发放。2021年调兵山市共有符合条件的普惠性幼儿8384人次,其中春季4465人,春季已发放生均经费资金1116250元;秋季3919人,即将发放979750元。2021年符合条件的贫困幼儿314人次,其中春季167人,春季已发放贫困幼儿资金100200元;秋季147人,即将发放88200元。13所民办幼儿园提质晋级,通过实地检查和查阅材料评分,成功晋升为优质性普惠性幼儿园。
  (三)提高师德建设水平,有效治理违规现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制定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严格执行了“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基本实现了师德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组织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组织开展“榜样在身边”等各类师德事迹报告会、评选师德标兵、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等师德教育活动。三是进一步净化从教环境。通过推行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办法,实行广大学生课余时间留在学校学习,杜绝有偿补课教师的生源。通过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有效遏制群众反映的“社会上乱办班、乱补课”问题。四是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下发《关于对在职教师“乱补课、乱发行、乱收费”及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办法(暂行)》,进一步明确了处罚标准,保障了治理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有效治理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乱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纠风治乱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规范办学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力度。二是加大查处力度。2021年,查处教师乱补课行为1起,违背师德体罚学生1起,处理教师2人,诫勉谈话16人次。三是开展专项治理。教育局召开专项整治工作会议,2021年以来共下校开展整治教育活动达20余次,深入社区明察暗访达上百次。四是开展自查自纠。对参与违规补课的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加强教育引导,要求其立即自行停止违规补课行为,并及时退还相关费用。
  (四)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宣传机制
  一是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和方案。局考核办法、方案以文件形式下发,学校层层落实,并将宣传工作的成绩列入学校考核、教师晋级、评先选优的条件。二是开展信息员培训工作。每年都召开新学年宣传工作总结会,信息写作培训会,摄影培训会及写作大赛。三是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宣传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保证教育宣传联络渠道的畅通无阻,形成教育新闻宣传报道的整体合力。四是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宣传快速反应机制。各单位、各学校和各股室及时准确地向教育局宣传股报送宣传稿件、提供素材和相关信息。五是各单位加强与主流媒体交流,建立沟通联系机制。适时推介我市教育发展策略与思路、特色与亮点,建立加强舆论引导,落实重点活动报道、基层集中采访。教育宣传工作成绩:1-10月份主流媒体发表稿件具体情况如下:在A2类媒体中稿3篇;在B类媒体中稿1622篇(中国辽宁卫视生活秀栏目和学习强国辽宁平台);在C类媒体中稿537篇(在二三里平台、铁岭日报、铁岭发布等);在D类媒体中稿192篇。截止目前,在调兵山市直A类单位宣传工作考评中排名第一。获得铁岭市教育局宣传工作突出贡献奖,又被评为铁岭市学习强国推广先进单位。
  (五)涵养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师资力量
  一是不断深化教育人事工作。安排参加铁岭市职业技能竞赛。召开了师德教育大会。7月末完成了教师年度考核。完成教师轮岗支教21人,交流校长3人。完成了教师招聘工作,15名新教师已经上岗,现正为新教师办理入职手续。教师节表彰了教师节表彰先进集体12家,优秀教师21人,优秀教育工作者22人,优秀班主任19人,免疫教育之家8家。完成并下发2021-2022学年度教师考核方案。二是提升幼教师资素质。4月组织全市幼儿园骨干园长40人参加铁岭市“幼小衔接”的专项培训,在幼儿园大力开展“安吉游戏”活动。9月联合辽师大组织全市幼儿园专任教师参加省教育厅“送教下乡” 线上培训活动,共计400余人,历时3天。11月组织主管学前教的副局长等11名相关人员参加为期4天的辽宁省幼小科学衔接专题线上培训。
  (六)加强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安全责任。8月25日重新调整印发了的《教育系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办、站、校、园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二是定期督查,消除安全防患。各校安装微型消防站(共27家),并对各校负责微型消防负责人进行培训。聘请专业人士对各校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所有学校配备微型消防站,更新了灭火器,按要求做到重点部位配足配齐,对6家有过期化学药品的单位进行清点,已经上报铁岭市教育局等待统一处理。假期,联合应急局对校园建筑防雷设施进行了检测。利用暑假所有学校均设置了硬质防撞设施。三是各单位三防建设能够达到省定100%。配齐保安人员,按照学生数量保安人数达到标准要求,所有学校都安装一键式报警,并定期检测能否正常使用。学校视频监控做到无死角并能够储存30天。不断更新安保器材“八大件”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各单位安保器材有过期、损坏的现象,督促学校定期更换确保能够正常使用。四是进行消防、应急、校舍等安全隐患整改。全年投入总计116万余元。
  (七)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争取“普通高中质量提升补助资金”640万元。完成了第二高中操场改造工程。新建第二高中食堂1725平方米,结构为二层框架。工程于9月30日开工,计划2022年9月竣工。二是争取义务教育长效机制补助资金242万元。完成了第三中学教学楼外墙保温、窗户更新、采暖设施改造、大门更新工程。完成了第五中学教学楼窗户更新、屋面防水改造、校园硬覆盖铺设、校园大门更新工程。完成了第三小学教学楼室内门更新、屋面防水改造、校园硬覆盖铺设、厕所采暖设施更新工程。三是争取“厕所革命”增补资金40万元。完成了第八小学厕所附属采暖设施改造工程。四是争取义务教育“薄改”质量提升资金130万元。完成了第一中学消防管路改造及门窗更新工程。利用“薄改资金”进行六小维修工程,计划2021年完成招投标工作,2022年施工。五是“地债”资金项目续建情况:2020年塑胶跑道操场建设二标段工程续建,完成了第三中学、第二小学200米标准塑胶跑道操场建设。第十一小学塑胶跑道操场及食堂建设项目续建,完成了200米标准塑胶跑道操场建设,现食堂建设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计划12月完成施工任务。
  (八)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育育人氛围
  一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德育工作统筹安排、落实《调兵山市中小学生德育考评细则》。围绕“三五”教育,重点开展爱国主义、社会责任、习惯养成教育,结合《人民日报》发布的要教会孩子的32条教养礼仪内容,培养学生良好日常行为规范和习惯。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精心设计每一个德育活动,利用新华社沈阳分社的网络《道德讲堂》做好学生系列道德教育。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开展宪法小卫士活动,我市在线参与率92%,在全铁岭市第一名,参加宪法小卫士征文全部获奖;开展“童心向党”活动,各校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铁岭市中小学生“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讲”故事大赛中,第一小学获得一等奖,第一中学获得二等奖;落实《先进文化进校园》,今年第六中学、第二小学被评为铁岭市先进文化进校园示范校。第二小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