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文旅广电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认真履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2020年各项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策部署。
第一时间迅速反应,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1月27日全体干部职工全部返岗,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关闭文化馆(站)及旅游景点。二是制定下发工作方案、通知公告,根据部门职能拟定《文旅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对各镇街发布《关于关闭镇街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通知》、发布《关于停止举行大型聚集性群众文化旅游活动的通知》,以及下发关停文化娱乐场所的通告。三是创作文艺精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1月28日接到市防控指挥部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工作任务后,刘鹤局长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工作,先后深入到前后屯村,市医院、铁煤总医院发热门诊,疫情防控卡口等疫情一线及村社区防控一线,将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拍摄录制、剪辑制作,2月2日线上发布了音乐视频《我们和祖国在一起》,2月9日腾讯视频发布了《严查严控措施30条之“十必须”》,同时,由宣传干部杨志广编稿、刘鹤局长改编监制的快板《调兵山市新冠状病毒防疫小指南》也在新浪网、腾讯视频、头条、学习强国平台发布,接着音乐视频《抗击疫情,文旅广体人在行动》美篇发表、制作了音频致前后屯村的一封信、抖音《众志成城,抗击肺炎》发表,3月25日创作的相声视频《文明祭祀,防火又防疫》在腾讯视频、新浪网、头条上发布,通过微信、二三里等新媒体平台发布致全市城乡居民的一封信、居家锻炼小视频以及在调兵山风景区、广场、公园等地以悬挂条幅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政策措施解读,及时向基层群众播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至5月末,全市共创作原创优秀文艺作品78个,阅读量达100万人次。四是1月26日中午接到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下午召集科室会议部署工作安排,并于26日下午电话通知29家体育单项协会、8家体育健身场馆、7家体育训练班、1家体育俱乐部自1月26日起停止营业及集中开展健身活动。1月30日我局起草“致全市城乡居民的一封信”及一系列居家锻炼方案,并于1月31日通过中广网、学习强国、辽宁日报、二三里资讯、手机微信、体育场馆粘贴等形式向市民宣传。在疫情防控期间我科室共粘贴“体育场馆停止营业及集中开展活动通知”100余份、“致全市城乡居民的一封信”100余份。3月份起草调兵山市疫情防控期间体育场馆(场所)开放工作指引及调兵山市疫情防控期间户外体育锻炼指南,通过二三里资讯、手机微信、体育场馆粘贴等形式向市民宣传。在全市各体育场所粘贴180余份自1月27日开始每天上午、下午、晚间对全市各体育健身场馆进行不间断巡查。
(二)有序推进,科学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工作指南。2月22日开始,第一时间转发省市关于《宾馆等住宿营业场所恢复开放工作指南》《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恢复开放工作指南》《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防控措施指南》《全省旅游景区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剧院等演出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室内健身场馆、室内旅游景点等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等,并按照文件精神制定我市各类场所恢复开放应对疫情防控措施,与营业场所第一时间签订恢复开放的承诺书,组织市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室),旅游景区,宾馆等住宿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印刷企业、书店等出版物零售企业等文化旅游单位及经营场所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准备工作,要求全市文旅企业加强场所消毒、员工体温检测、人员排查、防疫物资储备等工作。二是全市文旅企事业单位有序复工复产。截至5月31日,复工复产162家,其中,A级景区复工2家,蒸汽机车博物馆、调兵山风景区室内外区域对外开放,竹溪园温泉度假区对外开放;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复工,5个文化站复工,59个村社区文化室复工;调兵山陈式太极拳非遗传承基地开放;12家印刷企业、24家出版物零售企业、25家歌舞娱乐场所、17家网吧、14家旅行社复工复产。三是积极组织协调,助力文旅市场恢复振兴。受疫情影响,我市歌舞娱乐、互联网服务、室内健身、旅游景区等文旅产业复工复产压力不小,为切实帮助解决文旅企业因应对疫情带来的生产经营困难和问题,结合我市实际,我局积极协调相关单位,采取发出倡议书呼吁全市文化娱乐、旅游、体育健身等场所的出租业主(房东),减免房屋租金;咨询税收减免政策,积极与税务部门联系,咨询疫情后新的个税减免政策,及时反馈给业主;协调水、电、燃气部门减免费用,与自来水公司、供电局、奥德燃气沟通协调,按照省市文件要求,适当减免费用;协调人社局,缓缴社保费用,与人社局沟通,按照文件精神人员较多,负担较重的企业可缓缴3个月的费用等有效措施。助力文旅企业恢复生产。四是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以国际博物馆日及中国旅游日为契机,协助A级景区蒸汽机车博物馆开展线上视频直播推介活动;协调组织全市机关单位及图书馆、各镇街文化站、村社区书屋开展线上阅读活动和各种读者座谈、征文比赛等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便捷的在线学习浏览资源。5月18日通知各室内体育健身场馆按照铁岭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文化娱乐 室内健身和室内旅游景区等经营场馆恢复营业的通知》文件要求,可以营业。营业体育场馆签署“室内健身场馆恢复开放应对疫情承诺书”。并且每天上报体育场馆营业情况。
二、文旅活动完成情况
3、创新服务方式,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创新举办旅游推广季活动。在第十三届国际蒸汽机车旅游推广季活动开幕式上首次举行了“关东民俗”——东北狩猎场景表演、“金戈铁马”——马术表演、“速度与激情”——越野摩托车表演、满族风情——萨满祈福及旗袍走秀表演,开幕式后开展了企业家论坛暨调兵山市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书画家笔会及一带一路WBA拳王争霸赛。二是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情况,采用线上活动方式,举办了书法、曲艺、美术作品网络展。充分发挥文艺作用,缓解群众精神压力,凝聚合力抗疫力量。特别是,市书法家协会牵头举办了《“盛京银行杯”调兵山市网络书法展》,运用“互联网+”理念,将文艺创作同金融发展有机融合,采用线上投稿、网友投票、专家评审的方式,按组别评选出了优秀参赛作品,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书法作品创作热潮。三是组织开展调兵山市第九届读书节活动。按照铁岭市相关文件要求及市委宣传部安排部署,协调组织市直机关单位、教育局及各镇街、村社区开展调兵山市第九届读书节活动。市妇联、发改局、住建局、财政审计金融中心、公共行政审批中心等15家机关事业单位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在全市机关单位、镇街、学校开展读辽宁爱辽宁、“悦”读之星答题活动、绿书签行动、课本中的辽宁、主题图书诵读、14城阅读接力、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等等,参与学生线上阅读活动近万人次,报送课本中的辽宁稿件20余份,报送主题图书诵读和14城阅读接力视频25件,组织村民开展线上阅读达12000人次。四是组织开展“先进文化进万家”和“送戏下乡”城乡广场系列文化活动。10月,协调组织晓南镇、发改局、兀术街街道3家单位开展“执着奉献发改人 勇于担当生力军”及“魅力兀术街 幸福新家园”为主题的大型广场文艺演出3场,表演独具特色,精彩纷呈,不时激起观众阵阵热烈掌声;组织市文化馆业务干部及文化志愿者开展“送戏下乡”活动3场,分别是送戏下乡文艺演出走进锁龙沟村、兴隆村、小冮村;五是组织开展非遗文化走进社区活动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活动。根据省文旅厅相关文件要求,6月11日,我局组织调兵山市级非遗项目《调兵山民间故事》《调兵山陈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张亮亮及刘景峰等人来到调兵山街道大隆社区开展调兵山“非遗”文化走进社区活动。活动中,《调兵山民间故事》传承人张亮亮老师为社区居民们讲述了调兵山的民间故事包括《荞麦姑娘》、《牧童考秀才》等,居民们听得聚精会神,趣味问答环节居民们更是踊跃参与;《调兵山陈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刘景峰老师现场传讲了《太极混元桩》并与其他几位太极拳传承人进行太极拳展演、现场传教太极拳等,吸引了百余居民驻足学习与观赏,气氛十分热烈。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的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宣传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普及非遗知识,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局组织开展了调兵山市20“送戏下乡”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以线上直播展示+线下开展“非遗传承,健康生活”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让人们可以从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领略非遗的魅力,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调兵山地域文化,走进调兵山,助力调兵山文旅产业复工复产,进一步促进文旅消费。六是组织举办文化培训及现场文艺辅导。9月18日,我局组织举办了乡镇文化站站长业务培训班。来自全市各镇街、村和社区文化工作者6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活动,按照辽宁省、铁岭市《关于举办市、县两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领导培训班及镇街文化站站长培训班的通知》要求,安排部署线上线下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和《辽宁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法规及条例,学习了加强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相关文件。此外,市文化馆金玉明馆长及特邀舞蹈教师付新池针对兴隆村及振兴社区的文艺骨干开展民族舞的现场辅导2次。七是组织参与铁岭市全民运动会。8月至10月组织我市体育人才及爱好者百余人参加铁岭市全民运动会,参加项目有:半程马拉松、笼式足球、毽球、广场舞、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六项比赛。
三、行政审批工作完成情况
1、积极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场所及新闻出版经营企业年检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25个歌厅、17个网吧、1个电影院、12个印刷企业年检工作,24个出版物零售企业已完成线上年检申报工作及许可证延续办理工作。
2、“ 三到位”落实情况。一是落实“三集中”工作。9月29日,我局行政审批职能已经全部集中到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10月12日,完成我局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10月19日,重新梳理2019版审批事项清单,67个主项90个子项审批事项与铁岭市主管局沟通进行逐一确认,确认后向电子政务服务平台集中;二是落实“三到位”工作。将梳理后的歌舞娱乐、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印刷企业、出版物零售企业设立、变更等行政许可及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认定等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奖励等6+1类政府服务事项进驻大厅,正在报送办理事项的申办流程和办事指南;我局进驻大厅审批事项全权授权由文旅广电局服务窗口进行受理、审批。
3、“一网通办”落实情况。我局涉及文化、旅游、广电、体育等“一网通办”事项67项,但每年有办事量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仅有4项,分别是:出版物零售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审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设立、变更、注销审批,娱乐场所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审批和印刷品企业设立、变更、注销。行政确认事项仅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认定1项有办事量。我局截至目前已办件16个,涉及行政许可2项,行政确认14项。
4、“局长跑一次”落实情况。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打造优质营商环境,10月9日,为我市招商引资企业调兵山市吉影时代电影城办理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过程中,开设绿色通道,采取提前告知办理要件,以“局长跑一次”方式,一次完成许可证办理。为企业十月票房收入黄金期争取了时间,影院在十月试营业期间,票房收入理想。
四、存在问题情况
(一)文艺人才缺乏。特别舞蹈、戏曲、小戏小品等创作型人才稀缺,仅依靠市文联、市文化馆、书画院工作人员难以承担起培训、指导、组织、协调等服务职能,文艺创作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制约影响了我市文艺作品的生产和发展。
(二)文艺创新能力不足。文艺创作的“兴趣化”倾向较为突出,创作格局不够宽广,创作题材不够新颖,缺乏吸引力,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群众心声的意识还不够强。
(三)城乡体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体育发展不如城市,农村地区缺少体育专职人员、健身场所和器材,制约全市体育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原因在于健身宣传以及资金投入不够,加之农民本身白天从事体力劳动,晚上需要休息,从而导致农村居民参与健身积极性相对不高。下一步我局将多组织开展广大农村人口参加的喜闻乐见的群体赛事,提高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农村居民健身意识。
(四)目前我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项目单一,人员年龄偏大,城乡分布不合理。下一步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过程中,我局将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多开展羽毛球、乒乓球、太极拳等群众参与度高,适合各年龄段人口学习的指导员培训项目,同时要多吸收培训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以此带动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发展。
七、下步工作计划
(一)按照铁岭市局要求开展先进文化进万家城乡广场系列文化活动。
(二)开展建党100周年大型系列文化活动。
(三)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四)开展蒸汽机车旅游推广季等大型旅游推广活动。
(五)加强体育设施维护建设。
(六)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七)组建队伍参加铁岭市各项比赛。
(八)开展2021年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整治工作。
(九)落实好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工作。
(十)加强我市网络视听内容管理(违规广告)。
(十一)严格落实“三审”制度,做好广告播放监管和公益广告展播工作。
(十二)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对重点招商项目及时进行跟进,争取2020年重点招商项目能够落地。
(十三)加强文化旅游市场产业管理,引导好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逐步进行转型升级,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与相关产业进行融合,繁荣文化旅游市场产业。
(十四)持续开展“扫黄打非”和扫黑除恶工作。
调兵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0年11月10日